近日,记者在伊吾县淖毛湖镇卫生院看到,淖毛湖镇居民白菊霞正在看诊,为她看诊的是刚来到淖毛湖镇的河南漯河市的援疆医生,昨天的治疗初见成效,今天白菊霞来这里进一步观察。
患者 白菊霞说:“听我的邻居说,伊吾县淖毛湖镇来了援疆医生,我有点胃疼,所以就跑上来看一看,昨天打了一针,还可以,不那么疼了。这里面的好多人都来看病,也不用去哈密、乌鲁木齐看病,就是在时间上,为我们老百姓节约了很多时间,人力物力都省了很多,现在就是小病不出县、中病不出市、大病不出省,很方便。”
4月底,来自漯河市的十位援疆医生抵达伊吾县淖毛湖镇中心卫生院,开展医疗援疆工作。十位援疆医生涵盖管理、内科、外科、中医科等领域,不仅填补了淖毛湖镇中心卫生院儿科、妇产科的空白,还通过手把手、反复教,让帮带人员真正学到技术,切实增进“传、帮、带”成效。
淖毛湖卫生院医生李丹因为儿科方面的基础比较扎实,医院通过考量,由漯河市舞阳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云成为了李丹的“老师”。通过半个月一起会诊、一起查房以及详细的讲解,李丹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以前从没有见过的技术,她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。
淖毛湖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李丹说:“河南援疆的专家们到了我们淖毛湖镇卫生院,与我们本院的职工结成帮扶对子,一对一带教,给我们带来了内地先进的技术,先进的诊疗经验和用药经验,我的带教老师经验非常丰富,在儿科诊疗方面,技术非常精湛,诊疗上给我帮助提高很大的,为我今后更好地为淖毛湖群众服务打下了基础。”
十位援疆医生抵达淖毛湖后,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,针对淖毛湖镇卫生院医疗空白、器械空白以及药品空白等及时作出了补充,也为下一步更好的帮教本地医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。
援疆医生舞阳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王云说:“我们来之后,把我们这边的肺炎,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等,我们已经快速的建立了一个门诊的完善的系统。我们带的当地医务人员,我们要传帮带,把他们培养起来,我们要做到“由无到有、由零到一”。我们走了之后,这个业务水平我们要把她带出来,她们能单独的看这个儿科的疾病,我们后续肯定还有援疆的其他的医生,我们会密切的交流,同时,我们现在有大的会诊中心,我们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问题,我们可以一起会诊。”

为全面深化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,漯河市委市政府率先与伊吾县乡镇基层党建结对共建,采取“1+6”(“1”即选派一名院长,打造6个核心科室)组团式帮扶模式,进一步充实基层卫生院高层次人才力量,同时,“变输血为造血”,通过‘传帮带’,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,为助力伊吾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淖毛湖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、院长李红强说:“对我们的业务有很大的提升,尤其在儿科、妇科、外科等填补了我院长期以来缺科室的空白,现在老百姓看病特别方便,而且也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,以前在我院解决不了的问题,现在都可以解决了,现在我们十名援疆医生来了以后,我们实行的传帮带的方法,他们援疆医生每一名带我们两名医生,使我们的业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使老百姓对我院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奠定了很好的基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