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吾县深刻认识到,生态本身就是经济,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。以创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,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,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、生态保护修复,力促经济绿色转型发展,推动全域发展与“金山银山”互促共进,“两山”创建形成大格局,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生态伊吾,初步实现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相互促进、融合发展。
在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伊吾河生态修复项目现场,雪山草原交相辉映,河水由西向东潺潺而行。

伊吾河生态修复工程核心区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,总占地面积有6000 余亩(其中:湿地保护面积3763亩),项目西北起G335 国道、东南至伊吾河,全长近11km,占地面积1400亩。
随着伊吾河生态修复项目的逐渐完成,附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,前来散步休憩的居民们也多起来了。

为了做好伊吾河生态修复工程,伊吾县生态环境局积极协调对接,筹集最终确定伊吾河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6300余万元,项目分两期建设,建设项目包括伊吾河道北侧河滩地植被恢复、花卉、草木种植和项目区内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污水及垃圾处理、公厕、甬道、木栈道等观光、休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项目于2021年启动一期工程建设,目前已接近完工。

依托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走生态富民之路,利用良好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业品牌……伊吾全域发展与“金山银山”互促共进,推动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双赢。
在县城外的盐池镇幻彩湖观景亭上,举目远眺,心旷神怡。天空湛蓝,阳光明媚,两边山峦的倒影向湖面深处倒下去,给这湖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。

据了解,以前的幻彩湖周边草场退化,生产芒硝导致湖中堤坝交错,湖面面积也在萎缩。湖面面积最大的年份在2007年,达到30.01平方千米;而到2013年,湖面面积已经缩小到23.48平方千米。
2017年7月,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将停产通知书下达芒硝生产企业,一场保护挽救湖泊,守护人类家园的战斗由此打响。为了加大治理力度,2020年1月,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向国家申请项目,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集资金2000万元,治理由此向纵深推进。
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综合室主任孙亮说:“我们下发停产通知书的时候,同步进行了清淤工作。功经过治理,原来被泥巴堵住的泉眼,现在又可以冒水了,如今湖面面积扩大约1.4平方公里。”
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综合室主任孙亮说:“现在幻彩湖的环境好了,野生动物越来越多,有狐狸、兔子、狼、黄羊等,同时游客也多了。”

在伊吾县盐池镇鸿福饭庄,饭庄负责人王德刚正在为客人倒茶。王德刚的饭店在盐池镇已经开了十多年,以前游客较少,只有本地人来吃,虽然盛产羊肉,但是本地羊做的羊肉汤却卖不了多少,收入较低。这两年,得益于盐池镇幻彩湖景区的独特风光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,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盐池镇,他的收入也越来越高。
盐池镇鸿福饭庄负责人王德刚说:“以前我们这个地方,虽然是有路,但是来的游客比较少,羊肉很富裕,但是羊肉汤卖不了几份,现在我们景色变好了,羊肉、羊肉汤卖的也很多,我们生活也越来越好,收入也越来越高了。”

秉承绿色发展理念,全县企业产业朝气蓬勃。在伊吾县工业园区的中电工程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场,14500面定日镜围绕200多米高的中心集热塔呈环状分布,把阳光反射到塔顶吸热器上,吸热器中的低温熔盐受热变成高温,高温熔盐经过热交换器与水换热,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,再由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。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全天候平稳发电,属于典型的储能发电项目,项目采用独特的巨蜥式定日镜设计,配置大容量、高参数、高效率自主集成设计的储换热系统,为发电机组提供13小时连续满负荷发电能量,达到电站可以实现聚光集热系统与发电系统完全解耦运行,具有优越的电力系统错峰调节能力,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了积极探索。
中国能建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勇:哈密光热项目建成以后,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,有效地促进当地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,提升地方经济发展,也能改善区域电网稳定性,改善新能源利用和消纳,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,同时也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

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之一。2020年,伊吾县成立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工作领导小组,编制了《伊吾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》,为全面推进“两山”创建提供了具体指引。在推进“两山”创建的同时,伊吾县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,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,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,凸显绿满伊吾、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。
浸透汗水的环保答卷,获得了耀眼的成绩。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3.1%的424万亩林地和836万亩草原,全面落实了林长制、草长制,草场植被覆盖度由91.5%提高到94.5%,累计投资1.5亿余元,实施生态修复工程,全县实现认证绿色产品1种,有机产品3种,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项,全县各类农家乐、牧家乐增加至62家,“十三五”时期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03.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3.1亿元……
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综合室主任孙亮说:“我们积极促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,策划培育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着力打造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方式,不断提升绿水青山“颜值”,让绿色成为了伊吾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”

近年来,伊吾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决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,扎实做好生态修复、环境保护、绿色发展“三篇文章”,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,绿色底色和高质量发展成色持续提升。
绿水逶迤去,青山相向开。一条美丽如画的绿色发展之路,正在伊吾县徐徐铺展开来。